民间故事: 书生夜入荒宅遇到寡妇, 床上摸到一把屠刀, 逃过一劫

发布日期:2025-09-07 09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这事说起来邪乎,发生在光绪年间的青冈山脚下。

村里有个穷书生姓李,大家都叫他李秀才。李秀才三十出头了还没成家,成天抱着本破书摇头晃脑。

那年秋天,李秀才去邻村以文会友,和几个读书人吟诗弄赋忘了时间,回家时天黑迷了路,稀里糊涂来到一处山坳里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

幸好天上出了月亮,看到山坳里孤零零立着一座瓦房,院墙上爬满了野藤,看着像荒了几十年一般。

李秀才刚想上前敲门借宿,可院门却“吱呀”一声自己开了道缝,里面飘出个幽深的女声在说:“先生进来避避吧,夜里有狼。”

李秀才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,借着月光朝院子里看,只瞅见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妇人,一张脸白得像宣纸,眼角却红得妖异。

李秀才有点胆怯,本想推辞转身离开,可一双脚却像被拽着似的往院子里走。

进了院子,才发现院里积满了落叶,踩上去没有半点声响,真是奇怪得很。墙角还堆着一些破烂陶罐,里头插着干枯的野菊,花瓣一碰就成灰。

妇人倒了碗水,递给李秀才,李秀才接水的时候不小心触碰到了她的手指尖,只觉得她的指尖凉得像冰块。

“我姓柳,守寡三年了。”陌生妇人说话时一直低着头,头发遮住半张脸,“先生要是不嫌弃,今夜就住东厢房。”

李秀才喝了水,很快就觉自己的身子有点发飘,脑子也晕乎乎的,于是倒头便睡。

到了后半夜,李秀才忽然醒了,清晰地听见西厢房有动静,像是有人在低声地地哭泣。

这时候了李秀才的酒意还没有全消,仗着几分酒意摸去了西厢房,发现门没有闩,一推就开了。

这才看到柳寡妇正坐在床边抹泪,月光从窗棂漏进来,照得她脖颈子白森森的。“先生怎么来了?”她声音发颤,伸手去拉李秀才。

李秀才心猿意马,伸手去搂她,却摸了个空。他手往下一滑,正按在床沿上。顿时觉得冰凉滑腻,低头一看,竟是一把锈迹斑斑的屠刀!

刀把上还缠着几缕黑头发,黏糊糊的像是血痂。更怪的是,刀身明明没沾月光,却泛着青幽幽的光,照得他手背上起了层鸡皮疙瘩。

“啊!”李秀才吓得魂飞魄散,转身就往外跑。刚到院子,就见柳寡妇飘到了半空里,头发直竖起来,嘴里嘶嘶作响:“陪我做个伴儿吧……”她的脸忽然裂开道缝,从额头一直到下巴,里头没有血肉,全是密密麻麻的黑虫在爬。

李秀才吓得魂飞魄散,闭着眼往大门外冲去,不知被什么绊了一跤,重重摔在门外。

爬起来再回头时,那瓦房竟凭空消失了,原地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坟头,碑上刻着“柳氏之墓”,旁边扔着把生锈的屠刀——正是他方才摸到的那把。坟头前还插着个歪歪扭扭的木牌,写着“夫君张屠户之位”,看木料倒像是新刻的。

李秀才连滚带爬跑回村里,天亮后才敢跟人说。村里老人一拍大腿:“你小子命大!那柳寡妇十年前被她汉子杀了!

张屠户是个赌徒,输光了家产就把媳妇宰了,抛尸在后山,自己跑了没影。那瓦房原是他们家,烧过一场大火,早成了平地!”

“可我明明摸到屠刀了……”李秀才捂着心口直喘。

“那刀是张屠户的!”老人捻着胡子,“前阵子有人在坟后挖野菜,看见刀插在土里,想拔没拔动,还说夜里总听见坟头有人哭,喊着‘还我公道’。”

李秀才这才明白,柳寡妇不是要害人,是引他发现屠刀。他赶考回来后,特地请了县太爷带衙役来挖坟。

果然在柳氏棺木旁,挖出了一具男尸,脖子上有刀伤,正是当年跑路的张屠户——想来是他杀了媳妇后良心不安,回来祭拜时被什么绊住,死在了坟边。

后来县太爷判了张屠户“暴尸荒野,永不入葬”,又给柳氏立了块新碑,写着“节烈柳氏之墓”。李秀才自己掏钱,请了道士做了场法事,超度柳氏的冤魂。

打那以后,青冈山再没出过怪事。倒是有赶夜路的人说,夜里经过那片坟地,能看见个穿素衣的妇人在月下缝补,见了人还会低头笑笑,那笑容里,再没了半分怨毒。

而李秀才呢,后来中了举,娶了个贤惠媳妇,逢年过节总带着纸钱去柳氏坟前祭拜,说那是他的救命恩人。